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0-02-09

 MSN是一款办公用户在工作时使用较多的即时通讯工具,它以其良好的便捷性而备受白领朋友的喜爱。最近,网络中有许多网友反映,自己安装的MSN(Windows Live Messenger)无法正常启动。后经微软证实,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部分用户安装的MSN保护盾2.0在Update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Messenger程序无法正常启动。

这次MSN不能够启动的症状也很特殊,用户双击MSN图标运行程序,系统会有读取操作,但MSN主程序不能够被运行,之后再无反应。尝试重启后操作同样如此!尝试卸载MSN后重新安装依然存在同样的问题。
具体症状如下:
Windows XP:在启动时遇到提示“应用程序异常unknown software exception(0xC00000d)”。
     
 
Windows Vista 或 Windows 7:无法启动Windows Live Messenger。
     
 
经过安天工程师分析,该问题是由于用户安装的保护盾2.0在更新系统文件时出现了故障,引起Messenger程序不能正常启动。卸载MSN重新安装之后问题仍然存在,这让许多用户很郁闷。目前,这一个问题已经得到了修复,可以使用下列方法进行修复。
 
解决方法
方法一:下载并运行锐甲上网保护器:http://www.ruijia.cn/
如果您的MSN存在无法登录的问题,在锐甲界面上会有一个修复MSN的选项:
     
 
      点击该修复选项后,会弹出如下提示:
     
 
      点击“确定”按钮开始修复,锐甲即可自动修复MSN的这个Bug:
     
 
方法二:用户可以手工删除下述路径中的bl.dat文件
Windows XP: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Local Settings\Application Data\wlmkv\ bl.Dat
Windows 7 或Windows Vista:C:\Users\用户名\AppData\Local\wlmkv\bl.Dat
系统如果看不到Local Settings\Application Data或者AppData\Local 请按下图设置
Windows XP:

       Windows Vista 或 Windows 7:

如果我没有记错,在卡巴斯基刚在央视播放那个成龙拍摄的广告时,360的周鸿祎曾经怨妇般的说,在央视做广告,每次都要消耗掉一辆帕萨特汽车,这些都是那些杀毒奸商们用消费者的钱买来的,不知道现在360在CCTV6播放的广告每次要烧掉一个什么设备。

周鸿祎从2008年开始,一直希望能够通过360的庞大用户群体,探索出一种模式上市,但是从我目前的感觉,这条路似乎还很漫长。首先360杀毒使用的并不是360自己的反病毒引擎技术,而是源于罗马尼亚的Bitdefender,虽然360一直宣称自己购买了Bitdefender的引擎技术,等于自己也拥有了杀毒引擎,并且能够掌握360杀毒的病毒库与样本,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通过一个事例就可以揭开其中的真相。

360杀毒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总是报木马克星这款软件是病毒,这显然是杀毒软件误判造成的,但是这个问题在网友反映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仍然没有办法解决,其实无法解决并不是因为360杀毒响应速度慢,而是因为360杀毒根本就360自己的壳,它无法掌控自己本地的病毒库。

其实在和Bitdefender这场交易中,360和Bitdefender谁都没有吃亏。能够促成这场双赢买卖的一个因素是360使用Bitdefender的引擎,没有花一分钱。Bitdefender等于完全将自己的引擎技术免费提供给360使用了。为什么Bitdefender没有向360收钱呢?首先Bitdefender在国外,也有自己的一款免费版杀毒软件,目的就是通过基本的杀毒防护功能,扩大自己的影响,收集到更多病毒样本。

所以,360想使用Bitdefender的反病毒引擎,或者使用Bitdefender的杀毒程序,贴上自己的皮让它变成360杀毒的时候,Bitdefender自然很高兴,因为它不仅可以扩大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更能够通过庞大的用户群体收集到无数的病毒样本。由于只是换成360的中国皮,并没有将核心引擎等技术给360,因此对于Bitdefender这是一个不吃亏的买卖。

而对于360而言,这笔生意也不吃亏,首先360安全卫士自从和国内的引擎厂商安天公司的安天防线中断合作后,杀毒能力直线下降,杀毒能力弱就一直被用户诟病,特别是瑞星等又推出卡卡,欲挤压360安全卫士的生存空间,360安全卫士此时如果再没有什么绝招,在用户和对手的双重打压下,最终肯定会只有死路一条,想必这一点周鸿祎也很清楚。而和Bitdefender合作之后,推出免费的360杀毒,不仅能够在口碑上弥补自己杀毒能力弱的致命短处,而且还能够通过免费这个狠招,给自己的对手瑞星、卡巴斯基等一击重拳,直捣对手的死穴。

但使用Bitdefender的引擎也不全然都是好处,因为360杀毒的病毒库等于全部都是Bitdefender方面在维护,或者说在与Bitdefender同步,因此360等于根本无法操控这款烙印着自己名字的杀毒软件。虽然360一直宣称自己购买了Bitdefender的引擎技术,但是其实只是嘴硬,试想微软会将自己的操作系统卖给某个厂家让对方也生产360操作系统吗?当然不会,所以360在和Bitdefender的这场交易中,只是当了一回番茄花园,仅仅是修改了优化了一层皮,而杀毒软件后面的关键技术都没有掌握。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出现了前面木马克星屡屡被误报,但是360又无能为力的现象。

于是无奈之中,360只好用了另外一个对策,在建立一个自己的网络白名单,也就是所谓的“云验证”,这个白名单被360吹嘘为自己的第二套引擎。通过这套云验证方法,360等于做了一个巨大的白名单,一旦360杀毒误杀了什么软件,而Bitdefender方面又没有快速跟进的时候,360杀毒就通过网上验证一下这个文件的特征,然后在翻查一下自己网络中的白名单,看看这份白名单中是否有这款软件的名字,如果有,就再次认定这款软件是无害的,这套做法完全是一个无奈之举。

可这个无奈之举,也为360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就是360在逐步的摆脱Bitdefender,或者说偷取Bitdefender的病毒库资源。360怎么偷取Bitdefender的病毒库资源呢?首先360杀毒杀出病毒之后,都需要通过360自己可以掌控的云验证服务器验证一下,这个过程中,360就可以将用户使用Bitdefender引擎查杀出来的病毒上传到自己的服务器中,随着日积月累,360早晚会积累出一份和Bitdefender一样的巨大病毒样本库,这种病毒样本库通常是杀毒公司非常宝贵的资源之一,也是竞争实力之一。

等360的病毒样本数量和Bitdefender不相上下的时候,那一天的到来也就意味着360就可以彻底抛弃Bitdefender这个傀儡伙伴了。届时,360可以研发自己的引擎,也可以仅仅通过云查杀,继续纵横在杀毒的江湖中。

但是我也一直很奇怪,周鸿祎除了帮助其它软件做推广、卖广告之外,还怎么赚钱呢?要知道现在他也天天在CCTV烧汽车(虽然不是帕萨特)。这一点有机会下回我会试着跟大家详细分解。周鸿祎到底在打什么算盘呢?这到底是一场豪赌?还是一场阴谋?一切且听下回分解……

2010-02-08

作为产品经理也需要牢记,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同等重要的。产品经理必须了解自己的竞争优势在什么地方。这些竞争优势包括产品经理自己的优势,公司在市场中的品牌、地位等优势,还有团队的战斗能力。详细的评估了这些优势之后,就可以知道有哪些竞争情报是能够有助于保护我们的竞争优势的。以软件行业为例,如果你的优势在于领先于行业内的技术实力,那就应该持续保持在竞争对手的技术标准和亮点水平之上,以免竞争优势遭到威胁。假使你的差异化重心是技术支持,那你可要随时注意竞争对手在服务与技术支持中对于你产品定位的负面影响。一个产品经理的工作就是要避免被迫进行伤及企业根本利益的战争,例如价格战。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大部分的产品经理都很关系如何取得竞争产品的价格和成本情报了,当然也要注意,如果只收集到了对手的价格情报,那么也很可能因为焦点偏移的问题,导致产品经理被迫只关心在价格上的竞争。

大多数竞争产品的价格是可以通过公开途径获取的,当然这些通过公开途径取得的竞争产品价目表可能并不是对手向“真正的客户”交易的真实价格,但是仍然可以通过长期的动态跟踪这些价格变化来收集信息,观察对手的变化曲线。有的时候,一个公开价格的改变,也可以让我们重新进行评估,例如价格的突然变动是否和企业重组或者企业能力、方向、市场战略转变有关呢?这些因素通常会能够让我们从战略层面上分析出更多竞争对手要做出的变化。

在实际的过程,总会有多个因素引发企业的产品战略上存在潜在变化,比较典型的因素有:管理层或管理团队改变、企业能力改变、企业宗旨或方向改变。从管理层改变这个因素来看,如果你的竞争对手组建了一个全新的管理团队,这很可能暗示着它可能会有新的战略方向调整,特别是原管理团队迫于董事会的压力变更时,更需要注意,当然信的团队也可能是董事会为了让新团队继续延续之前的管理团队创造的辉煌业绩。所以此时应该仔细竞争对手新团队管理人员在此前服务的企业中主要负责的职责和战略方向,并且假设他们在进入新的团队后策划类似的战略变革。

企业能力的改变可能是由于增设新的营业据点、研发投资增加,或者增聘新的人员。我们需要将产业内的期刊、协会信息、对方招聘信息和其他个人渠道所取得的信息拼凑到一起,便可以评估竞争对手“未来”战略的方向和影响。招聘信息不只可以提醒你的竞争对手战略可能会增加哪些方面的人力需求,也能够达到向外界吸引人才的推销公司的优势,因此同样能够分析出竞争对手的公司信息。

而企业宗旨的改变更是暗示了一个全新的战略方向。例如,一家企业的宗旨口号从“成为技术顶尖级导向企业”修改为“成为用户导向的技术企业”,就明确表明了这家公司在新战略中提升了“服务”的重要程度。这新信息大多适用于“团队竞争”。

最后需要牢记的是,产品经理应该要对竞争对手的崛起有所警觉。这种警觉的敏感应该被注入在产品经理的神经中,也只有这种警觉才能够有助于预测市场变动以及感知特定竞争者的行动和反映,甚至发现新的潜在竞争情况,这样才能让产品屹立不败,抵御住正在企图抢走你的主要客户的攻击。

2010-02-05

苗得雨

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IT企业的产品经理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客观地定义出“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产品的优劣比较”,并且要运用这些数据与经验结论来成功的执行公司或者产品竞争战略。为了保持竞争战略的持续性,一个产品经理还必须长期关注掌握产品竞争环境,也就是市场环境的最新动态,以及这些动态将会如何影响你的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收集与分析信息的过程就是竞争情报或者说商业情报的收集。

分析你的对手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也叫竞争分析。通常我们会电子、出版物或者人脉等信息来源获取到的各种信息进行汇总。年报、新闻报道、Google、展会、销售人员、政府、行业报告以及和用户的闲谈内容,这些都能够提供竞争分析所需要的信息。总结这些竞争分析信息,最好的方式是构建一个竞争信息表格,让关键的竞争要素对比更加明显,例如:

总结统计好这类竞争情报是产品经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表中的数据将会给产品经历提供规划竞争战略和产品定位时的概念参照和基础。

统计好竞争分析表,产品经理还应该问自己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谁抢走了你的市场?你有抢走了谁的市场?经常提这两个问题,可以让产品经理以客户的角度来分析看待市场中的竞争形势。

第二个问题:竞争最惨烈的地方在哪里?例如在哪些地区?在哪个应用领域?在哪个产业?为什么?

第三个问题:握有竞争产品的那些竞争对手有哪些核心竞争力?他们的竞争力和产品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四个问题:竞争产品的定价水平如何?实际售价是多少?

第五个问题:市场对于竞争产品的认知如何?知名度与用户忠诚度处于什么水平?

第六个问题:在众多同类竞争产品中,谁是最佳产品呢?或者竞争产品中的某个特性是这一领域内最好的,这些是否可以作为自己产品的标杆呢?

第七个问题:竞争产品是竞争对手的一小部分业务,还是其主要的产品?竞争产品的销售额或者用户数量对于该竞争对手的重要性如何?该竞争对手会愿意投入多少资源来保护该竞争产品的销售或用户数量?

最后需要牢记的是,产品经理应该要对竞争对手的崛起有所警觉。这种警觉的敏感应该被注入在产品经理的神经中,也只有这种警觉才能够有助于预测市场变动以及感知特定竞争者的行动和反映,甚至发现新的潜在竞争情况,这样才能让产品屹立不败。